江苏资讯

当前位置:

 江苏资讯 > 地方专栏 > 正文

37年的守护,见证了一位退伍老兵的承诺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侯继军 2025-09-12

“看到这里干干净净,我才安心。”江苏省靖江市孤山镇广陵村六圩埭王倬烈士殉难处纪念碑前,退伍老兵卢汉郎风雨无阻地打扫、擦拭纪念碑,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承诺的重量,也用相濡以沫的陪伴,书写着人间的温情,这一守就是37年。

卢汉郎出生在孤山镇广陵村,从小就从长辈那里知道了王倬烈士的事迹。每次长辈讲述目睹王倬殉难的悲壮场景,卢汉郎总是义愤填膺,眼含热泪。在王倬烈士精神的感召下,20岁的卢汉郎报名参军,在部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当得知刚设立的王倬烈士纪念碑需要有人管护时,已经退伍的卢汉郎主动请缨承担守护之责,并向时任广陵村书记张灿坤和村民郑重承诺:“只要我在,王倬烈士纪念碑就会干干净净。”张灿坤回忆,当时只觉得他为人本分、做事细致,让他有空照看一二,谁知他如此上心,一守就是几十年。

卢汉郎家距纪念地约500米,2023年修缮前还是条烂泥路,路虽不长但他每天都要往返两三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擦拭墓碑、清理杂草、添红描金就是卢汉郎的工作日常。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步履蹒跚的古稀老人,村书记换了一任又一任,没人特意交代他要继续守护,更无人催促他日日前来,可卢汉郎忙碌的身影,仿佛定格在那方石碑前,从未消失。

每年清明时节,前来祭扫的村民、学生络绎不绝,卢汉郎更是一天跑四五趟,把栏杆擦得一尘不染。“这就是父亲的事业,我们耳濡目染,以后也会接着做。”卢汉郎的儿子说,每年春节、清明、冬至,父亲都会带他们前来祭扫,一起为墓碑添红描金。

2023年,孤山镇全面修缮了纪念碑,浇筑水泥地面、补充烈士生平介绍,环境更加整洁庄重,前来祭扫的人也日益增多。卢汉郎自然而然地成了最“权威”的义务讲解员。为了更好地讲述烈士事迹,他遍访身边的抗战老兵和烈士战友,点滴积累,反复练习,只为让英烈形象更生动鲜活。37年来他累计为4万余人义务讲解,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

2019年,卢汉郎的妻子突发中风,瘫痪在床,卢汉郎不仅要包揽所有家务农活,还要照看卧床不起的妻子。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每天抽空打扫擦拭纪念碑。村里有人问他“图什么”,他只回答:“这就是我做的事情。”没有报酬,没有抱怨,卢汉郎守护的不仅是青石砌成的方寸之地,更是心中那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

卢汉郎的守护,也化作无声的家风。从小耳濡目染使得儿子卢洪坤早已熟练地接过父亲描金的毛笔,传承这份光荣的使命。孙女也在学校里主动担任起小小宣讲员,用稚嫩的声音传递着烈士的英勇事迹。三代人跨越时空地守护传承,让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稿件来源:江苏省靖江市委宣传部

【责编 李媛】

泰州市第三届电商直播大赛完满收官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8-22

顾平:从“方寸小院”到万户千家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9-26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