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行业的版图中,火电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火电生产中一个看似细微却影响巨大的环节,长期困扰行业的顽疾——煤斗堵煤问题,它曾经让无数电厂工作者头疼不已,直到赵东楼的出现,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
2000年,电力体制改革浪潮涌起,赵东楼毅然下海,成立了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至今二十五年间,这位年逾古稀的1977年恢复高考大学生,始终专注于解决火电厂输煤系统的堵煤问题。
他带领团队研发了二百余项国家专利,有效地解决了原煤仓、原煤斗、转运站及落煤管堵煤蓬煤等问题。
创业缘起,从讲台到商海
赵东楼的职业生涯始于校园。毕业后他在安徽淮北电校当了20年老师,主教热动专业。2000年电力体制改革,他被分流到国家电网后,内部退养,下海创业。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为部分火电厂的检修提供技术服务。但很快,赵东楼就发现了电厂开始出现严重的堵煤情况。
随着燃料紧张和环保要求提高,电厂需要将劣质煤、煤矸石、煤泥送入炉膛燃烧,但这导致输煤系统在输送过程中频繁堵煤。轻则锅炉需要投油助燃,重则导致机组熄火,极大地影响了电网安全运行。
彼时的火电行业,正面临着一场悄然的变革。2000年前,火电厂使用的煤经过清洗,煤矸石和煤泥被分离,堵煤情况基本不存在。然而,2000年后煤炭市场发生变化,出于经济成本考量和环保政策推动,煤泥和煤矸石都被火电厂用于燃烧,堵煤问题随之频发。过去,面对堵煤,电厂采取的方法十分原始粗放,靠工人用大锤砸、在煤斗上开窟窿用铁钎子捣,甚至用消防水浇,但这些方法不仅效果不佳,还严重影响机组运行和电网安全,堵煤成为了火电行业亟待解决的棘手难题 ,这也为赵东楼和他的康迪纳公司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公司大门
技术攻坚,七年磨一剑
创业初期,赵东楼深知,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就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2002年开始,他便一头扎进了对堵煤问题的研究中。面对堵煤难题,赵东楼不断探索改进。他先后发明了多种产品,如最初的锤、内捅外振设备、转动清堵设备等。
但这些产品都存在一定问题:磨损快、需定期清理、人员钻入煤斗有危险等。
为了探寻堵煤的根源,四十多岁的赵东楼亲自钻进被割开的煤仓,去观察煤斗内部的情况。他发现,煤斗堵煤的主要原因是煤太黏,容易贴壁,干燥后就像凝固的水泥一样难以清理。从2002年到2008年,他不断对煤斗进行改造,一段一段地拆掉煤斗改变形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2008年下半年,他终于成功了。他在淮河岸边的一个大型电厂进行改造试验,效果显著,紧接着便完成了该电厂老厂一期两台十二个斗的全部改造工作。这次成功改造的煤斗,因其从上到下像虾的尾巴一样的独特形状,被赵东楼命名为“虾米曲线斗”。
经过不懈摸索实践,赵东楼发明的“虾米曲线一体化防堵清堵煤斗”效果显著。这一发明从根源上颠覆了传统设计,改写了中国火电行业的历史。
据悉,虾米Y曲线转运站落煤管的结构设计及倾角变化符合原煤流动力学规律,能够彻底解决转运站落煤管的堵煤问题。其采用专利技术模块化设计,耐磨面可任意转换,使用寿命达十年以上,还减少了冲击及扬尘问题。此后,“虾米曲线一体化防堵清堵煤斗”成为康迪纳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市场上迅速推广开来。
除了虾米曲线斗,赵东楼及其团队还研发了多项核心技术,如“仓壁振打气锤”,它能有效缓解现场堵煤问题,节约大量人力;“双向四驱气动插板门”,解决了传统插板门易堵煤的问题。这些核心技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康迪纳公司在防堵煤领域的技术壁垒。
厂房一角
市场突破,贵州战役成名
一种新技术、新产品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无数次的考验。康迪纳公司的防堵煤技术和产品也不例外,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质疑,电厂对其也不够了解,但在赵东楼带领下,终获“漂亮仗”。
赵东楼及其团队决定从最难处着手——贵州地区。由于天气总是下雨、非常潮湿,贵州的电厂输煤系统在全国堵煤最为严重。贵州黔桂电厂在堵煤特别严重时,曾采用其他公司的转动清堵装置,但效果不佳。
无奈之下,黔桂电厂找到了康迪纳公司,赵东楼向用户做出承诺:安装后达不到疏通效果,免收费用,彰显了他的魄力和底气。
赵东楼及其团队深知这是一个打开贵州市场的契机,也是对自身技术的一次挑战,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康迪纳团队在贵州黔桂电厂安装了第一台虾米曲线防堵设备。开机运行后,设备出色的表现得到了电厂的充分认可,随即电厂又要求在另外一台机组上再试用一台,结果同样令人满意。最终,康迪纳公司成功将全厂12台煤斗全部改造为虾米曲线防堵煤斗,从此打开了贵州市场,
贵州一战成为赵东楼在防堵煤领域的突破口,截至目前,贵州多半以上防堵设备都是应用安徽康迪纳的虾米曲线防堵煤斗。
创新升级,多路分仓系统
随着火电市场变化和新能源的发展,火电厂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能源满发时,火电厂负荷低;新能源不足时,火电厂需迅速顶上。这就要求火电厂既能高峰顶得上,又能低谷不熄火,否则将面临临停损失或罚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虽有五六家公司申报了“隔板分仓”专利,但都存在灵活性不够、安全性差、劣质煤煤斗仍会堵煤等问题。
为此,赵东楼带领团队研发了仓外仓分仓技术,独创虾米仓外仓多路分仓系统,让中国火电从“被动保供”转向“智慧调节”。
赵东楼表示,该系统不仅能满足火电厂瞬间爬坡高负荷顶峰和低负荷稳燃需求,还可根据炉膛燃烧情况实时调整优质煤和劣质煤供应量,实现任意比例精准配煤掺烧。安装智能燃烧软件后,可实现锅炉智慧燃烧。
为了让虾米仓外仓多路分仓系统得到市场认可,赵东楼大胆设想,不要钱给第一个用户试用。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河北找到了一家大型火电厂,试验安装了第一台虾米仓外仓多路分仓。安装后,设备能够瞬间精准配煤,提升了机组的快速爬坡能力,得到了电厂的认可,该电厂又陆续安装了两路设备。接着,他们又在长三角苏州地区一大型火电厂成功试用了两路,帮助该电厂挣到了现货交易的钱和容量电价的补助。有了这两个成功案例后,全国有百余家火电厂先后派人到这两家电厂考察调研,该设备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真正实现了瞬间精准配煤,完成深度调峰和快速顶峰,能让火电厂在现货交易和容量电价政策下获得实际收益 。
荣誉满载,创新永不止步
据不完全统计,安徽康迪纳自2009年起,连续6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司还拥有安徽省设计中心、淮北市煤斗疏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淮北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同时相继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安徽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安徽省诚信示范企业、安徽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等荣誉。2019年5月和2025年1月,公司有幸参与“精品安徽”、“信用中国”央视品牌宣传。
目前,公司授权有效的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90余项、外观设计100余项,商标150余项。PCT国际专利2件,公司的核心技术已在五大电力集团及其他电力所属数百家电厂数千台输煤系统成功改造安装。
放眼未来,数字化新征程
对于未来,赵东楼有着清晰的规划。他计划在堵煤改造上加大力度,采用现代科技实现数字化管理,将虾米曲线防堵设备煤斗可视化。
他们正在对原有的虾米曲线防堵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包括煤斗可视化升级,以及对断煤信号、观察孔人孔门、插板门、煤流整形装置、仓壁振打气锤及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升级改造。
目前,康迪纳正与东南大学和南京工业学院合作开发燃烧软件,该软件完成后,电厂将可实现智慧配煤和智慧燃烧。在全国各大火力集团推广智慧电厂的背景下,虾米多路分仓将成为帮助电厂实现智慧燃烧的关键选择。
如今,赵东楼的虾米曲线技术已在华电、国能等各大发电集团应用2000多套,每年减少煤炭损耗数十万吨,为国家节省数亿元燃料成本。他的设备已走出国门,获得了哥伦比亚、巴基斯坦等国外电厂项目的信赖与高度肯定。
如今,年逾古稀的赵东楼依然坚守在创新一线。他正带领团队对虾米曲线防堵设备进行全面数字化升级,让煤斗内部可视化,并与高校合作开发燃烧软件,旨在最终实现火电厂的智能配煤和智慧燃烧。他用二十五年的坚守与创新,真正解决了电力行业的“燃‘煤’之急”。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4-08-16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6-19
新华社2023-05-22